你敢給我試試看:文化差別下的同字異義詞

生活在雙語環境中, 我們有時會忽略了有些字句並無法完全翻譯到它真正的意思。

更有時候, 明明字眼是相同的, 可是意思卻是完完全全的相反。

就譬如: 英文的 "try" 和中文的 "試試看"
在西方社會 “try" 這個字的用法通常是鼓勵某人嘗試新的事物,  
或者是指設法做某項事件,
像吃吃看沒有吃過的異國料理 ,
去見識一下跳傘是什麼滋味,或
想辦法克服對怕蟲的恐懼。

可在東方社會, "試試看" 就不只是指以上描述的例子了。

"試試看" 居然也有反的意思!

譬如若小孩子打人, 父母責備之餘, 也加上一句:你再打人就給我試試看”!

用在這裡的 "試試看" ,有反問的含義 。
更有 "你最好不要再試著打人" 如果再打人的話, 就得受罰。
換句話說, 就是不要試的意思。

另一個字是, "dare" 這個字中文翻成 "", 也是會有相反的意思。

"Dare to (do something)", 表示拿出勇氣來做某些事情。
"Don't you dare",是表示可不能做某樣事。

英文意思明瞭: 一個是 "dare" 是肯定的,另一個是 "don't dare" 是否定的。

而中文的 "", 卻是有違規反叛的層面。

當用口語說 "你敢" 的時侯 "don't you dare" 的意思。
譬如: "你竟然敢打人"。
在這裡 "", 是有些不可思議, 居然能做此事的感覺, 因為此事是不被社會所容忍接納的。
所以中文用 "" 是叫人不可以做此事否則會受到他人譏諷責罰。

很有趣的,
"試試看", 竟變成 不可以試試看。
"", 竟變成 敢做的事。

當然, 聽多了, 知道這些字句是用在什麼狀況下自然就瞭解不會搞混了。

可是當孩子還小, 他們經歷還不算多
到底能不能夠理解這些字句涵義的細微差別呢?

他們會不會因為之前聽到 "試試看",覺得是不准做的事,
然後再聽到 "try it" 反而不試了呢?

會不會因為之前聽到 "你敢", 知道是不可做的事,
然後再聽到 "dare to do it" 反而不敢了呢?

觀察美國孩子 大部份個性開朗勇於表現級有探險心 
父母隨其自然 長大後許多創業建新開拓自己的理想 
而事實上 美國的確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諾貝爾得獎者

反觀中國孩子 大多數個性含蓄保守 
父母又管得緊 只忙着讀書考試 比較沒辦法獨當一面冒險探索未知數 
長大後乖乖聽話多從事安心鐵飯碗事業 較無創新發明革命的精神

這些明顯的氣質差異 可是否是因為在教育中語言文化含意的不同而鑄成了個性上的偏差呢?

那麼在異地生活的華人雙語孩子又當如何呢?

What do you think?

Do you dare try doing things differently?

給我試試看


Comments